在渭源,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姜维设伏云盘岭,却妙计成空的故事在民间被人久久流传,那么能够看破武侯传人奇谋的人究竟是谁呢?为什么至此以后,姜伯约再未能兵出陇右呢?光头雷曾在2012年4月20日,去那里探访三国古战场的遗迹。 五竹镇位于渭源县城西南部13公里处,还没到镇里,从车窗右侧就看到一道赭红色的山岭。 这就是云盘岭了,因为姜维当年在这里设下埋伏等魏军上钩,当地人也叫它营盘山。 沿山下遍生茅草的缓坡向山上而行,可见悬崖下生长着许多树龄不大的白桦树,真有点草木皆兵的意味。 遇到一位年过七旬、发半白、齿摇落的陈姓道长,他说自己八五年上山,日子基本上是在山上度过的。 道观在前还是寺在前,或是营盘寺因何为寺,老人说得不是很明白,但西蜀大将军姜维在此设下埋伏,他却深信不疑。 渭源县的文史学者徐化民老先生对此有严密的考证。他认为姜维设伏云盘岭,欲破魏援军的事情发生在延熙十八年(公元255年)深秋。 当年,姜维提兵出蜀。战前扬言将兵分三路,向陇右并进,忽悠魏兵四处布防。待到魏军兵力分散的目的达到,战端即开。他与夏侯霸带兵数万穿越现在的陇南境内,至罕(今临夏),在故关杀散魏国前锋阻敌部队。紧接着蜀军出康乐,逼狄道(今临洮),在洮河南畔与背水为阵的魏雍州刺史王经所统帅强兵劲旅展开激战。一战打过,急功轻敌的王经便已损兵折将,溃不成军,惨败之后,收拢万余败军退渡洮水,困守狄道。 按照通常的想法,自应是凭借初胜锐气,一举拿下狄道,但深晓兵机的姜维却不这么看,他不贪于占城掠地,而是制定了设伏打援,消灭魏国秦陇主力的战役部署。 他站在云盘岭下,捋须长考:云盘岭幽邃的山谷,参天的古木深可隐兵,它的山口有如咽喉可扼,而魏兵所来的五竹川原却是一马平川,无险可据。 陈泰面对姜维令人震怖的声势,却不为所动,他认为魏军的防守重点应在狄道,告诫王经坚守待援,合兵歼敌。 在渭源,魏军在陈泰主持下召开了一次前敌军事会议。此后为姜维不死不休对手的邓艾认为陇右战事,已经像“蝮蛇蛰手,而壮士当断腕”自救,提出了“失小全大”,退兵以“割险自保”,其实是放弃陇右的退避策略,邓艾的观点有不少人附和。 听着部将们对敌我形势的判断如此悲观,陈泰大手一挥,平息了他们的争论。他分析了弃守陇右的利害关系,进一步分析敌情:他认为姜维远军而来,早已粮谷不继,应是“速进破敌之时,所谓迅雷不及掩耳,自然之势也。洮水据其表,维等在其内,今乘高据势,不战必走”。 以前到渭源采访,多是选择东出兰州,沿天定高速经陇西到渭源,后来也选择过南出兰州,经兰临高速到临洮县城后,沿316国道到渭源会川镇到渭源县城,而这次王纲却说还有一条路线从县城向北经关山到庆坪镇,再到临洮窑店后,就可上兰临高速返回兰州。 出得县城,沿一条路面基本完好的县乡公路而行,没过一会儿,我们的车行驶在光影不停变幻的群山之上。 《三国志》中陈泰上演夜奔的高城岭,就是我们此时正在路过的关山。按史书记载,关山上秦长城沿山脊而东,在山上设有关隘,故而古称高城岭。 关山附近峡深谷险大军难以通过。所谓“行险道者兵必危”。陈泰却选择了强犯兵家大忌,率兵潜行,夜度关山。当然为迷惑蜀军,他也做足了诈走南麓云盘岭的功课。 姜维闻知陈泰夜度关山时,已经迟误了好多时辰。当时蜀军“上下惊惧”,姜维认定魏军中有“奇变宿谋”者,暗自嗟讶不已。 纵观姜维此次出蜀,首战故关、再捷狄道,设伏渭源,欲围城打援,歼灭陈泰主力而不得,却补救得法,挥军北向,终于重创了陈泰的援军。 然而就因为陈泰弄险,夜度关山抢援狄道,使他“占断凉州之道,兼四郡民夷,据关陇之险”的战略目的彻底落空了。 而陈泰为首的魏军在步步失败战无胜阵的不利局面下,却抢得先机,达到赴援解围的目的。 待魏蜀大军真正对峙于临洮的广川大野之间,兵锋交接时,姜维纵使再有武侯遗志,也胜算无几了。 姜维算是个中高手,却虚在赌资薄弱,赢得起输不起,没有十足把握,不敢孤注一掷。而陈泰有如资金雄厚的赌场庄家,赢得起也输得起,但却技不如人。能用巨注唬退姜维这位小赌辄赢的闲家,也以手加额,连呼庆幸了。 姜维此行三战三胜,得了许多彩头,但最终空手而归,陈泰损兵折将,大折本金,却反而喜之不胜,赌档保住了,油自然往油缸里流了。 而姜维此时大概不会想到,在陈泰部将里那个叫邓艾的人终将几年后崛起,成为他不共戴天的死敌。 看着车窗外波涛般起伏不定的关山,我在揣测,邓艾是不是从陈泰的险招中获得灵感呢? 点击“提交”后,我们会向您的邮箱发送一封验证邮件,请按照邮件中的提示完成操作。 |
Archiver|手机版| 百度云会员 百度云会员账号 百度网盘会员账号 百度云会员分享
GMT+8, 2024-11-24 00:53 , Processed in 0.069116 second(s), 16 queries .